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校园管理、回应学生关切、加强舆情引导、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做好近期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1.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选好用好抗击疫情斗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瞄准学生思想共鸣点、情感触发点,将伟大抗疫精神主动融入思政教育活动,深入讲好抗疫故事,激发学生责任担当,实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育人效果。充分挖掘校内外疫情防控涌现出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通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报告、召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在线选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等方式深入开展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结合“清明节”“五四”等时间节点,利用网络开展经典诵读、同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不断运用抗疫实践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制度鼓舞人、教育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祖国认同。
3.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阵地,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和防疫要求宣传,向学生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深刻认同并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和学校的工作。组织开展以个人防护知识、学校各项管理规定和违纪处分管理办法为内容的知识学习和竞赛答题活动。加强“校园文明监督员”工作,督促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做好个人防护。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网络素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创新开展“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系列线上主题教育,积极宣传科学防控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
4.优化学生日常管理。持续强化五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和学院领导包班责任。要求全体学生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按时参加核酸检测、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校园防控管理措施,既严格校园封闭管理,又不简单的“一刀切”。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防疫规定,不私自外出、不翻越围墙,减少网购、禁止外卖。合理关切学生外出就医、考试、就业等现实需要,有效预防化解矛盾和突发舆情。加强对居家学习、医学隔离观察学生的跟踪服务和人文关怀,确保防控有力度,管理有温度。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防控知识宣传,心理咨询与疏导服务,开通工作热线、邮箱、线上线下多种咨询方式。适时推出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及时开展心理减压,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各学院严格心理晴雨表随时报与月报制度,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开展好“蒲公英使者”和心理委员知识与技能培训,发挥心理情景剧大赛、辅导员心理专题工作沙龙、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师讲课比赛、心理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育人功能,提高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业务水平。
6.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动态掌握疫情重点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启动临时困难补助应急机制,设立“疫情专项慰问金”,为吉林、上海以及其他疫情重点地区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做到精准帮扶、应助尽助。
7.强化疫情防控力量。各学院领导班子要积极下沉工作一线,带头深入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及学生活动场所。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座谈研讨、小范围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集体主义教育,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精准掌握学生群体思想情绪变化,切实做到思想引导精准化、面对面交流经常化、解疑答惑快速化,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加强重点帮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主动解决好学生实际困难与思想困惑。
8.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各学院要结合学校“校园文化主题月”活动方案,以爱国主义教育、爱校荣校和文明习惯养成等方面教育为重点,在疫情防控允许范围内,积极开展防疫网络文化作品创作、“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主题团日活动、小型社团活动、夜跑、球类体育活动等,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学生管理组
2022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