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对于当代大学生们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源于外界,更来自内心。疫区的学生如何做到临危不乱,居家的学生如何做到宅家不烦,如何让身处各地的学生感受到温暖,这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话题。
多途径摸排心理状况,做好“知心人”
做知心人,方可做贴心事。我校以心理测评、心理访谈等方式多途径摸排了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层面,组织全校学生填写《疫情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状况,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心理波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干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测评,关注自己的情绪状况,及时有效地调整。学院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访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指导和服务。疫情伊始至今,70余位有资质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即时上线,共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近200人次。
热线、邮件咨询服务
心理测评摸排学生心理状况 热线电话咨询服务
多滋味烹饪心灵鸡汤,做到“暖心人”
冬日严寒,唯有悉心关怀,方可使学生感到“暖心”。疫情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发布“疫”心相助系列公众号推文9篇,各学院推送心理调适相关推文145篇,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奉上了暖心的心灵鸡汤。其中,有心理老师们送出的心理寄语,为学生解答居家期间情绪调节、家庭关系处理、生活秩序安排等问题;有中心老师主播的微视频“春日居家学习秘籍”,用亲切活泼的方式与同学们面对面分享居家自我调整妙方(该视频被“中国大学生在线”微博转载)。
主题讨论活动: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事 学生状态问卷调查
分享居家调整妙方 专题:心理老师有话对你说
多层面播撒心灵阳光,做好“安心人”
身边有陪伴,心中有温暖,学生方可在家“安心”。2月初,我校发出《给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的一封信》,向各级“蒲公英使者”发出倡议:以“朋辈支持”陪伴同学度过寒假,抗击疫情。在此期间,各学院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等各级“蒲公英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主题活动,共开通QQ群、微信群211个,提供朋辈心理辅导16人次,推送心理调适相关推文1584篇。他们学习、宣传、引导、陪伴,尽自己所能为周围同学营造“安心”的情感小窝。
他们自发打卡看书、听讲座,开展“心理防疫”知识学习,制作心理防护手册和视频解说,就是为了更好地将知识传播。他们举办“我与家人共抗疫”“我期待的疫情之后”等线上主题活动,制作一起高喊“武汉加油”的小视频,演唱满满正能量的原创歌曲,就是为了引导同学们积极抗疫,看到曙光。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对疫区同学的问候、支持和陪伴,就是希望能将自己的温暖连线相传。他们是播撒阳光与温暖的“蒲公英使者”,也是用爱与关怀联结每一位轻大学子的朋辈支持力量。
主题倡议 录制“心理助疫”系列视频
组织“蒲公英使者”居家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技巧培训
多种形式为武汉加油
病毒无情人有情,我校全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筑牢坚实的心理防线,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